近日,图书馆在北京市实验二小永定分校附属幼儿园举办了“迎春节剪纸艺术家进校园活动”,特邀剪纸艺术家陈玉梅老师为60余名师生授课。作为剪纸特色的幼儿园
北京市实验二小附属幼儿园老师和孩子们早就期盼陈老师到来。陈玉梅: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、北京市巧娘协会理事、北京丰台区巧娘协会副会长等职,1969年生于河北省衡水市剪纸世家,自幼随母学习剪纸,1998年专项从事民间剪纸研究、开发、教学工作,继承了剪纸艺术精华,其作品深受国内外国家领导人欢迎,各大新闻媒体也纷纷报道了她的剪纸艺术。2013年被评为“三八”红旗手称号。在众多荣誉面前,她没有停止追求民间艺术步伐,她依然保持着踏踏实实和农村纯朴作风。
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之一,作为一种镂空艺术,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。剪纸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,如窗花、门笺、墙花、顶棚花、灯花等。从考古遗存发现,剪纸至迟在北朝时候就已经出现了,至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,当时的剪纸技艺已经相当精熟。隋唐以后,剪纸艺术日趋繁荣。唐代还出现了专门描述剪纸的诗句。《采胜》诗写到:"剪采赠相亲,银钗缀凤真。叶逐金刀出,花随玉指新"。描绘出了唐代佳人剪纸的优美动作和剪出的花鸟草虫的美丽效果。到了宋朝,开始出现了剪纸行业和剪纸名家。到了宋代,剪纸开始普及;明清时代,是剪纸的高峰期。陈老师通过20多年专门研究剪纸艺术,练就了炉火纯青地步,她利用锯齿的长短、疏密、曲直,刚柔,钝锐的变比,结合不同物象的特征,很自如地表现它的质感、量感、结构等。陈老师通过自己多年的实际讲课经验,根据该幼儿园老师掌握剪纸技术程度,精心准备并流畅的给在场老师上了堂精彩的实际操作科,一个多小时的活动,让老师们感觉意犹未尽,好多老师当即表态要把剪纸艺术跟陈老师精益求精学好,从而更好地融入到孩子教学中去,让进幼儿园每位孩子从小了解剪纸艺术,增强孩子们热爱中华民间艺术意识。
区图书馆作为本地区文化中心、教育中心等,在春节到来之际,举办了此次活动之外,还举办了系列文化活动,例如:邀请书法家进军营,文化拥军、送书法家春联作品到社区居民家中等,为我区假日文化发挥了图书馆职能作用。